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错误页面-医学教育网

很抱歉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相关推荐

医生坐在刀尖上

2012-09-06 09:31 来源:医学教育网

    在福建中医学院所属的“国医堂”内,一名患者向正在行医的戴春福教授连捅数刀,导致教授不治身亡。据了解,戴教授50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患者行凶的原因是因为戴医生多年未治好他的病。

    近年来,关于医生被患者殴打甚至残杀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以至于不少人有点麻木了,甚至还幸灾乐祸。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有些地方,医患关系正经历一个令人忧虑的“冰期”,出现了严重扭曲。长此下去,最终将阻碍医学进步,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记得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们对医生的赞歌处处可闻。然而,非典之后,有的人对医生的评价又一落千丈。

    必须肯定,我国的广大医护工作者绝大部分是好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广大群众的健康长寿,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对此,我们不能把支流当主流,更不能以极端方式“闹医院”、“杀医生”。这种丧失理智的行为,是一个法治社会所不容的。

    医学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高风险行业。尽管人类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人体的极端复杂性,仍有一大批疾病尚未被攻克,如癌症、风湿病、糖尿病等。即便是对于很多常见病,在治疗中也会因个体差异而发生意外。可以说,一部医学史,就是无数失败演绎的历史。医学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有代价的。

    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对医疗风险却不认知,不能正确对待医学的失败,以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治不好病就是医生的错,动辄发生过激行为。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医生的感情,也挫伤了医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为此,一些医生只好采取防卫性措施,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冒的风险不冒了。医患互不信任、互相防范,其代价就是医学进步延缓甚至停滞,患者根本利益受损。

    在处理医患关系上,梁启超先生堪称楷模。1926年初,梁启超先生因尿血住进北京协和医院,医生误诊为他的右肾长瘤,于是做了手术,但右肾取出后,发现并无肿瘤。对于这一手术,当时社会上和梁启超先生的家人多有责言,但梁启超先生本人却十分通情达理,他提出责任不在医院。梁启超对协和医院误诊的宽容,主要是考虑到当时西医刚进中国,医术还不成熟,而老百姓对西医还缺乏认识,协和医院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西医医院,如果大加鞭挞,最终吃亏的是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患者的这种胸怀和雅量,也是促进医学进步的“加速器”。

    医疗卫生和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是难免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医疗改革任务艰巨。有的问题是眼下可以解决的,有的则需要长期艰苦努力。目前,政府正在稳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全社会都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通过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加快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如果医生真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整天如同坐在刀尖上,明天谁还敢当医生?

    作者手记:这是2005年最具轰动性的新闻事件之一。当无辜的教授被杀后,一项调查显示,居然有八成的网民同情凶手。这种非理性的判断,触动了我敏感的职业神经。为患者鸣屈,固然可以赢得浅薄的喝彩;但为医生请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社会不保护医生,医生怎会保护患者?两败俱伤,何益之有?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自身的未知数最多。因此,医学有两大特点:局限性和风险性。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从宏观上讲,疾病是不可能被人类征服的。科学只知道一部分,医生只能治好一部分疾病,希望公众都能理解医学。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