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错误页面-医学教育网

很抱歉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相关推荐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从了解患者角色开始

2012-09-03 17:34 来源:医学教育网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首先是一种心理关系,心理是复杂的,难以把握。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医患关系还不仅仅是一种人际关系,它也是一种政治经济关系。如何简单、准确把握好医患关系的和谐呢?个人认为做好医患角色行为对应。医患角色不对应将会带来医患关系的冲突与紧张。医患角色行为对应有二个方面:了解患者角色,做好患者角色引导。

  患者的角色有三个层次:

  1、生物人角色

  当一个人自我感觉生病后,生物的本能表现十分突出,会自觉到很多不适的症状,会感到痛苦,求治欲望贯穿了患者的整个身心。生物人这个角色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就是生物医学模式,着眼于解决根除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自然人角色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明确揭示了人的需求层次,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会进一步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会产生不满。一个身体与心理成熟的正常人有着内在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当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条件时,需要变成需求。一个成为需求的需要附着了个人的动机。当动机不能实现的时候会有挫折感,挫折感投身到外部原因时会产生不满。这种情况发生在患者身上时势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现在的医学实践还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阶段,医院只关注患者的疾病诊疗,而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与需要,对于做为自然人的心理需求往往没有充分顾及,从而导致医患角色不对应,从而产生医患不和谐甚至是紧张。

  3、社会人角色

  短短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导致个人离开家庭外出谋生,聘用制的普遍施行使单位人消失,这两大社会变革使得自然人快速转换成社会人。也就是说患者一下子从自然人变成了社会人,然而社会环境并没有完全构建起供人适应的社会环境。患者的社会人角色可以表现在患者对于医疗行为的感受与评价会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上进行,医疗行为在患者心中既是治病行为,也是人际行为,更是社会经济行为。就诊时不再只是选择一家医疗机构,可能到多家医疗机构咨询就诊。患者就诊前后也会征询亲友的意见,对医院的诊疗行为进行再评判。也就是说,患者再也不是一个单个的患者,而是一个中层得群体。但是作为医学接诊模式,尽管有一些征询患者家属的个别医疗行为,但整体上来说仍然是以患者为接诊对象,而不是以患者群体为接诊对象。

  认识了现代患者的三个角色,医务人员应该如何采取角色的对应措施就很明了了。医患角色对应不像舞台角色那样是平等的互动,而是在医生角色的领带和影响下进行的。医务角色除了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外,还有引导影响患者角色的功能。如果不能做到患者角色的引导与良性影响,势必导致医患角色不对应,不对应之后就是医患的不和谐。

  当然人的角色也与社会期待有关,医院管理者要能有效的宣传医务角色,规范患者角色行为,形成社会上平衡的医患角色期待。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